山地环境下耕作半径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实证研究

被引:11
作者
胡纹 [1 ]
何虹熳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键词
耕作半径; 山地; 迁村并点; 新农村;
D O I
10.13791/j.cnki.hsfwest.2014.02.018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迁村并点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迁村并点规划的实施导致耕作半径出现了变化,这对于农民的出行耕作产生了影响。而在山地条件下,耕作半径的变化对农民出行影响更加显著。本文以重庆市綦江区太公山(万兴)绿色农业休闲园区规划作为实例,首先推演出它的合理耕作半径为1000m;然后采用合理耕作半径对现有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并对优化产生的差异进行讨论;最后探讨如何完善耕作半径在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耕地资源的耕作半径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A].杨庆华;张健康;杨世先;马文斌;施正丹;沐婵;王凤琼;.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2006,
[2]  
可持续农业社区设计模式研究.[D].李长虹.天津大学.2012, 05
[3]  
秦巴山区乡村聚落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D].许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02
[4]   基于耕作半径的丘陵区纯农型农户集聚规模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为例 [J].
叶琴丽 ;
王成 ;
蒋福霞 ;
赵帅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1) :133-140
[5]   基于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中心村确定 [J].
蔚霖 ;
孟庆香 ;
朱槐文 .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12) :2636-2640
[6]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适宜耕作半径研究 [J].
赵恺 ;
惠振江 .
山西建筑, 2008, (08) :14-16
[7]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撤并可行性研究 [J].
陶冶 ;
葛幼松 ;
尹凌 .
河南科学, 2006, (05) :771-775
[8]   江苏省村庄建设与发展调研 [J].
申翔 .
城市规划, 2006, (08) :56-60+65
[9]   哀牢山区哈尼聚落空间格局与耕作半径研究 [J].
角媛梅 ;
胡文英 ;
速少华 ;
范韬 ;
杨有洁 .
资源科学, 2006, (03) :66-72
[10]   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对我国的启示 [J].
徐雪林 ;
杨红 ;
肖光强 ;
贾文涛 ;
孙光林 .
资源·产业, 2002, (05)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