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中国近海新生代叠合断陷煤系烃源岩特征与天然气勘探方向
被引:36
作者:
张功成
邓运华
吴景富
李友川
赵志刚
杨海长
苗顺德
陈莹
何玉平
沈怀磊
张义娜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来源: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新生代;
叠合断陷;
煤系烃源岩;
识别方法;
控制因素;
天然气勘探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国近海新生代叠合断陷主要是指由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地层充填的古近纪凹陷,这类凹陷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外带,在叠合断陷期形成的烃源岩主要有中深湖相泥岩、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和海相泥岩等3种,其中以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为主,包括煤、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中国近海新生代叠合断陷煤层主要形成于古新世—渐新世,其识别方法主要有测井资料多方法综合识别和地震多属性线性回归等2个技术系列,其形成主要受古气侯、古地形和补偿沉降等因素控制,主要形成于潮湿气候条件下的三角洲环境,多分布在凹陷的缓坡部位。中国近海古近纪断陷期煤层具有单层厚度薄、层数多、横向变化快等特征,煤组分以镜质组为主;煤系地层和海相泥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为腐泥腐殖型和腐殖型,生烃门限高,R o值一般达1.5%以上才能大规模生气,但生气窗宽,R o值在4.38%以下均能生成大量天然气,所以天然气生烃期一般较晚,主要在中新世及其以后。中国近海新生代叠合断陷天然气成藏模式有垂向运聚、侧向运聚及近距离运聚等3种,其中垂向运聚受断层控制,侧向运聚受构造脊控制。东海盆地西湖凹陷、钓北凹陷、丽水凹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凹陷,莺歌海盆地莺中凹陷及琼东南盆地诸凹陷均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其中西湖凹陷、白云凹陷、崖南凹陷、莺中凹陷是已证实的深大叠合断陷,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潜力大,是增储上产的主要领域;陵水凹陷、乐东凹陷、丽水凹陷已有天然气突破,勘探潜力较大,属于战略扩展的主要领域;而荔湾凹陷、钓北凹陷、华光凹陷等尚未钻探,但其生烃条件优越,煤系三角洲发育,也具有相当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