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较优势”的赋权理论

被引:5
作者
向波
机构
[1]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正当性; 比较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1 ;
摘要
"比较优势"的赋权理论意指将通过比较得出的某些行为方式作为相关财产权的赋权依据;"比较优势"是被人们所承认或者能被人们所承认的行为方式,应至少满足普遍性和清晰性两个条件;由于先占行为适用范围的限制、创造性劳动存在难以克服的"反常问题"和"内在概念问题"、投资行为不能满足普遍性条件,这三种行为方式都不适于作为知识产权的赋权依据;应将创造行为作为知识产权中创造成果权的一般赋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造者获取经济独立的权利宪章 [J].
刘春田 .
知识产权, 2010, 20 (06) :18-22
[2]   著作权法中投资者视为作者的制度安排 [J].
熊琦 .
法学, 2010, (09) :79-89
[4]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J].
陈征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2, (03) :10-17
[5]  
法和经济学[M]. 格致出版社 , (美) 考特 (Cooter, 2010
[6]  
知识财产法哲学[M]. 商务印书馆 , (澳) 德霍斯, 2008
[7]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邰丽华, 2007
[8]  
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澳)布拉德·谢尔曼(BradSherman), 2006
[9]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10]  
微观经济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美)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