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岩溶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13
作者
郜红娟 [1 ]
张朝琼 [2 ]
蔡广鹏 [2 ]
罗绪强 [1 ]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农村居民点; 适宜性; 麻江县;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2.03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合理安排岩溶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运用GIS技术,以贵州省麻江县为例,选用坡度、与河流距离、与公路距离、与城镇距离、土地资源和耕作距离等6个因子建立岩溶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麻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分别仅占4.38%和8.96%,而低度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45.48%和41.18%;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公路、河流沿线以及城镇附近,这主要与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水源、平坦的地形以及城镇的吸引力有关。而低度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坡度较陡的山地,这与水源的不足、交通不便、远离城镇等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3+346 +3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阜新市城市及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研究 [J].
吴春华 ;
胡远满 ;
黄培泉 ;
刘淼 ;
任东风 .
资源科学, 2013, 35 (12) :2405-2411
[2]   云南山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区 [J].
袁磊 ;
赵俊三 ;
李红波 ;
张萌 ;
陈国平 ;
郭晓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6) :229-237
[3]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J].
张俊峰 ;
张安录 ;
程龙 ;
董捷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03) :71-77
[4]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分区布局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J].
张俊峰 ;
张安录 ;
董捷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4) :96-101
[5]   耕地适宜性评价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义乌市岩南村为例 [J].
彭瑶 ;
姚小军 ;
陈然 ;
赵言文 ;
陆欢欢 ;
付丽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2) :116-119+123+301
[6]   基于GIS的徐州市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分析 [J].
单勇兵 ;
马晓冬 ;
宣勇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6) :156-160
[7]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J].
孔雪松 ;
刘耀林 ;
邓宣凯 ;
罗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8) :215-222+293
[8]   基于生态位的山地农村居民点适宜度评价 [J].
秦天天 ;
齐伟 ;
李云强 ;
曲衍波 .
生态学报, 2012, 32 (16) :5175-5183
[9]   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空间演变——以贵州省红枫湖水系盆地为例 [J].
周晓芳 ;
周永章 ;
欧阳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3) :145-150
[10]   重庆市喀斯特槽谷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与地貌形态要素关系研究 [J].
张霞 ;
魏朝富 ;
倪九派 ;
张仕超 .
中国岩溶, 2012, 31 (01)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