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浮游生物网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捕获效率的比较

被引:13
作者
连喜平 [1 ,2 ]
谭烨辉 [1 ]
刘永宏 [1 ]
黄良民 [1 ]
陈清潮 [1 ]
周林滨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浮游生物网; 浮游动物; 南海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浮游动物大小不一,采用不同网目孔径的浮游生物网采样得到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有差别。为了了解使用不同网具采样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分析的影响,于2007年8月在南海北部采用网目孔径为505μm(大网)和160μm(中网)两种网具进行了浮游动物采样。虽然两种网具对个体较大的浮游动物(水母类、磷虾类、毛颚类等)的捕获率差别不显著,但是大型网捕获的个体较大的浮游动物种类数较中型网捕获的多;对于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尤其是小型桡足类,大型网的捕获效率远远低于中型网,差异显著;其中对于13种主要小型桡足类[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a)、瘦拟哲水蚤(Paracalanus gracilis)、丽隆水蚤(Oncaea venusta)等]种群,其中网捕获的丰度之和为大网之和的11倍之多。由此可见,两种网具是可以互补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两种网具捕获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不同,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相似,即无论大型网或是中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都能被分为近岸和远岸两个类群。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南海北部浮游动物多样性研究 [J].
李纯厚 ;
贾晓平 ;
蔡文贵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2) :139-146
[2]   南沙群岛珊瑚礁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J].
尹健强 ;
黄良民 ;
李开枝 ;
熊兰兰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6) :685-695
[3]   南海北部冬季和夏季浮游哲水蚤类群落 [J].
张武昌 ;
高尚武 ;
孙军 ;
陶振铖 ;
杨波 ;
孙松 .
海洋与湖沼, 2010, (03) :448-458
[4]   两种浮游生物网捕获性能的现场测试 [J].
王荣 ;
王克 .
水产学报, 2003, (S1) :98-102
[5]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区浮游动物的生态研究 [J].
徐兆礼,王云龙,陈亚瞿,沈焕庭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1) :39-48
[6]  
GB/T 12763.6-1991.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生物调查[S]. 1991
[7]  
海洋浮游生物学[M]. 海洋出版社 , 郑重等 编著, 1984
[8]  
Mesh size affects abundance estimates of Oithona spp. (Copepoda, Cyclopoida)[J] . Jiang-Shiou Hwang,Ram Kumar,Hans-Uwe Dahms,Li-Chun Tseng,Qing-Chao Chen. &nbspCrustaceana . 2007 (7)
[9]   MESH SIZE AND COL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50-CM DIAMETER CONICAL PLANKTON NETS [J].
EVANS, MS ;
SELL, DW .
HYDROBIOLOGIA, 1985, 122 (02) :97-104
[10]  
DOES THE MESH SIZE OF THE PLANKTON NET AFFECT THE RESULT OF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PEPOD COMMUNITY AND WATER MASSES?. Chih-Jung Wu,Chun-Ming Shin,Kuo-Ping Chiang. Crustaceana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