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21
作者
张海艳
董树亭
高荣岐
于元杰
宁堂原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 容重; 角质率; 淀粉; 蛋白质组分;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3.4 [玉米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测定55个玉米品种(系)籽粒的物理性状、淀粉品质及蛋白质组分,分析它们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容重与各淀粉组分含量呈负相关,与角质率、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回冷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角质率与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含量及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膨胀势、峰值粘度和稀懈值呈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稀懈值负相关,与膨胀势、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回冷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均表现一定的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以及支/直比与糊化温度正相关,与其它粘度指标负相关;峰值粘度与低谷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和回冷值的相关程度较高,是衡量淀粉糊化特性的最重要指标;醇溶蛋白与总蛋白和粘度性状间的关系更密切,醇溶蛋白含量的变化对于总蛋白含量变化及淀粉特性的影响最大。文章还提出今后要加强支链淀粉、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和醇溶蛋白含量等对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玉米膳食的营养及开发 [J].
庞文渌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 (06) :21-23
[2]   玉米醇溶蛋白膜在腌肉制品及果蔬中的保鲜作用研究 [J].
何慧 ;
王雪刚 ;
孔林 ;
谷庆舟 .
食品科学, 2004, (03) :184-187
[3]   不同氮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J].
黄绍文 ;
孙桂芳 ;
金继运 ;
何萍 ;
王秀芳 ;
张国刚 ;
谢佳贵 ;
张宽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2) :250-255
[4]   玉米醇溶蛋白的特性与应用 [J].
陈涛 ;
刘耘 ;
李理 ;
杨晓泉 .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3, (06) :50-52
[5]   氮硫互作对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J].
谢瑞芝 ;
董树亭 ;
胡昌浩 ;
王空军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3) :263-268
[6]   中国小麦硬度分布及遗传分析 [J].
周艳华 ;
何中虎 ;
阎俊 ;
张艳 ;
王德森 ;
周桂英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0) :1177-1185
[7]   我国春播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J].
张勇 ;
何中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5) :471-475
[8]   不同类别大米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研究 [J].
杨晓蓉 ;
李歆 ;
凌家煜 .
中国粮油学报, 2001, (06) :37-42
[9]   玉米容重与水分相关性分析 [J].
蔡花真 ;
毕文庆 ;
楚见妆 ;
李海华 .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1, (03) :70-72
[10]   我国玉米品质现状、问题及发展优质食用玉米对策 [J].
石德权 ;
郭庆法 ;
汪黎明 ;
孟昭东 ;
温义昌 ;
郭珍 .
玉米科学, 2001, (0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