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红砂种群ISSR遗传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秀玲
陈健
王刚
机构
[1]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业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砂; ISSR; 空间自相关分析; 随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我国西北地区28个红砂种群的60个ISSR位点进行空间分布的研究,从14个ISSR引物扩增的多态位点中,选取基因频率在30%70%之间的位点,根据等样对频率和等距离间隔的方法对红砂种群进行空间结构的分析。通过Moran’sI值显示:红砂种群的多数ISSR位点在种群间的分布缺乏一定的空间结构,为随机分布,少数ISSR位点表现出微弱的空间结构,红砂种群总体的空间结构为随机分布。红砂种群遗传变异空间模式的形成是基因流、自然选择、种群隔离以及物种扩散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对红砂种群的空间结构分析能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红砂随机大种群的进化与生态过程,为以后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68 / 4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沙尘暴生态效应与防治的探讨 [J].
娜仁花 ;
高润宏 ;
张明铁 .
中国沙漠, 2007, (01) :110-116
[2]   荒漠植被红砂(Reaumurta soongorica)水热响应的年轮学研究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宋耀选 ;
段争虎 ;
陆明峰 .
中国沙漠, 2006, (04) :548-552
[3]   锦鸡儿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间关系 [J].
盛红梅 ;
陈拓 ;
安黎哲 ;
郑晓玲 ;
蒲玲玲 ;
刘亚洁 ;
孙学刚 .
中国沙漠, 2005, (05) :697-701
[4]   不同生境条件下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动态分析 [J].
李秋艳 ;
何志斌 ;
赵文智 ;
李启森 .
中国沙漠, 2004, (04) :106-110
[5]   中国栗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J].
闫伯前 ;
秦岭 ;
李作洲 ;
黄宏文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 (03) :238-244
[6]   红砂种群繁殖特性的研究 [J].
曾彦军 ;
王彦荣 ;
张宝林 ;
庄光辉 .
草业学报, 2002, (02) :66-71
[7]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常学礼 ;
邬建国 .
生态学报, 1998, (03) :3-5
[8]   我国荒漠典型超旱生植物——红砂 [J].
刘家琼 ;
邱明新 ;
蒲锦春 ;
鲁作民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2, (05) :485-488
[9]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10]  
新疆植被及其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