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裂缝性油藏超深井堵水现场试验成败因素分析

被引:11
作者
朱怀江
何帆
王容军
张新贵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所
[2] 新疆石油管理局石西油田
[3] 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堵水; 现场试验; 凝胶; 渗透率; 改性栲胶; 提高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8.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西油田是裂缝性油藏,具有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和超深井底水锥进的特点。分析5 次油井堵水的现场试验结果,分别采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堵剂或石灰水泥类无机堵剂均难以满足降水增油的需求,分别采用无机硅胶堵剂聚合物凝胶封口剂体系或植物纤维性预交联体膨颗粒堵剂聚合物凝胶封口剂体系虽可封堵油井,但造成油水产量均下降。所以需调整堵剂体系,改善施工工艺,以确保堵剂选择性进入水层形成封堵,而不对油层产生伤害。采用三段塞(暂堵剂改性栲胶堵剂水泥封口剂)进行石西油田超深井的堵水达到了降水增油的目的,但需调整封堵半径,才可获得更佳的堵水效果。现场试验证明:如果明确油藏和油井情况,采用具一定选择性封堵水层能力的堵剂和注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封堵高温油藏超深油井出水的成功率。图1参10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裂缝性油气藏采收率:100个裂缝性油气田实例的经验总结(英文) [J].
Jack Allan ;
S Qing Sun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129-136+109
[2]   大面积堵水调剖技术工业化应用研究 [J].
袁谋 ;
尹文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88-90
[3]   石西油田深井高温底水封堵试验研究 [J].
朱怀江 ;
刘先灵 ;
刘玉章 ;
王嘉淮 ;
潘竞军 .
石油学报, 2003, (01) :63-67
[4]   动态过程对聚合物酚醛交联体系成胶机理的影响 [J].
朱怀江 ;
刘玉章 ;
樊中海 ;
孔柏岭 ;
丁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84-86+102
[5]   底水油藏堵水技术研究 [J].
曹建坤 ;
杨生柱 ;
张宏强 ;
何江 ;
谢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80-81+88
[6]   落叶松改性栲胶溶液及凝胶性质研究 [J].
朱怀江 ;
罗幼松 ;
翁蕊 ;
刘力 ;
焦世任 ;
宋建军 .
油田化学, 1998, (03) :248-252
[7]   复合型热采堵剂PST的研究 [J].
刘成杰,孙秀云,隋文,张建华 .
油田化学, 1995, (03) :237-241
[8]  
植物单宁化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孙达旺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