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对判断咯血来源血管的价值

被引:5
作者
伍筱梅
梁荣光
赖清
钱元新
陈志远
李平
机构
[1]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放射科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锁骨下动脉; 血管造影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1 [超声波诊断];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探讨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对显示肩颈-胸壁区咯血来源血管的作用,评价其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03例咯血病例的DSA资料,分析起源于肩颈-胸壁区的责任异位支气管动脉(EBA)和非支气管动脉性体动脉侧支(NBSA)的发生率,以及通过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显示肩颈-胸壁区EBA和NBSA的检出率。结果本组DSA检出的372支病变血管中,正常起源的支气管动脉(BA)193支(51.9%)、EBA 25支(6.7%);NBSA 154支(41.4%)。肩颈-胸壁区EBA+NBSA 80支,占病变血管总数的21.5%(80/372),EBA+NBSA总数的44.7%(80/179);其中胸廓内动脉来源45支,占肩颈-胸壁病变血管总数的56.3%(45/80)。肱-腋动脉体外临时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114支,首次造影满意显示肩颈-胸壁责任血管112支,满意率98.2%。结论肩颈-胸壁区是EBA和NBSA的重要发源地。肱-腋动脉体外阻断后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利于该区域病变血管的显示,可作为咯血介入治疗病变血管探查的常规造影方法。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体动脉侧支血管参与咯血供血的影像学研究 [J].
赖清 ;
伍筱梅 ;
陈永富 ;
任医民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 18 (06) :429-432
[2]   肺外体循环动脉栓塞在治疗重症大咯血中的作用 [J].
于世平 ;
徐克 ;
张曦彤 ;
钟红珊 ;
苏秀琴 ;
张进 ;
马天云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01)
[3]   Immediate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bronchial and 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y embolis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haemoptysis [J].
Chun, Joo-Young ;
Belli, Anna-Maria .
EUROPEAN RADIOLOGY, 2010, 20 (03) :558-565
[4]  
Embolization for Hemoptysis: A Six -Year Review[J] . Peter Yu-Tang Goh,Michael Lin,Ngee Teo,Daniel En Shen Wong.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