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被引:6
作者
丁俊仁 [1 ]
艾晓辉 [2 ]
汪开毓 [3 ]
刘永涛 [2 ]
袁科平 [2 ]
袁丹宁 [4 ]
机构
[1]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3]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4]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斑点叉尾; 强力霉素; 组织分布; 残留消除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消除规律,有助于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和休药期,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1)单次口服剂量20 mg/kg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药-时曲线呈明显双峰现象:第一次达峰时,强力霉素在肾、血和肌肉中浓度迅速上升,达峰时间Tmax(1)出现在30min,强力霉素在肝脏中浓度上升缓慢,出现在1h;肝、肾、血和肌肉第二次达峰的时间Tmax(2)出现在8h,第二次达峰浓度Cmax(2)大于第一次的浓度Cmax(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肾、肝、血和肌肉分别为63.242、1282.077、142.379、62.348μg.h/mL。消除半衰期[T1/2b]:肾、肝、血和肌肉分别为40.668、48.767、36.527、31.091h,平均滞留时间(MRT):肾、肝、血和肌肉分别为46.585、56.989、48.859、42.428h;(2)连续口服剂量20 mg/kg的强力霉素5d,停药后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肝脏中浓度最高,肌肉+皮中浓度最低。在不同组织中强力霉素的消除速率不同(P<0.05),药物消除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皮、肾脏、肝脏。若以肝脏为靶组织,最高残留限量300μg/kg,休药期不低于30d;若以可食组织肌肉+皮为靶组织,最高残留限量300μg/kg,休药期不低于19d。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霉素在草鱼体内的组织残留研究 [J].
肖亮 ;
王婧 ;
王承明 ;
吴谋成 .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03) :466-468
[2]   2种多西环素注射液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J].
杨海峰 ;
覃少华 ;
王加才 ;
王磊 ;
江善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76-79
[3]   动物四环素类抗生素现状及前景 [J].
陈育枝 ;
张元元 ;
袁希平 ;
张曦 .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6, (03) :16-17
[4]   两种给药方式下土霉素在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比较 [J].
张其中 ;
李雪梅 .
淡水渔业, 2006, (02) :47-48
[5]   氯霉素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 [J].
杨先乐 ;
湛嘉 ;
康继韬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3) :266-271
[6]   猪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 [J].
操继跃 .
养殖与饲料, 2005, (04) :39-43
[7]   防治禽大肠杆菌病常用药物 [J].
陈志华 .
中国家禽, 2004, (12) :30-32
[8]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J].
徐维海 ;
林黎明 ;
朱校斌 ;
王新亭 .
水产科学, 2004, (03) :1-3
[9]   盐酸多西环素防治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J].
刘同忠 ;
张泽波 .
畜禽业, 1999, (07) :43-44
[10]   土霉素在鳗鲡组织中残留的消除规律 [J].
李美同 ;
郭文 ;
林仲锋 ;
郑国兴 ;
沈亚林 ;
周凯 ;
王蓓 ;
金凤 ;
朱鑫源 .
水产学报, 1997, (01)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