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段建春
吕晓菊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 革兰氏阴性菌; 耐药;
D O I
10.13461/j.cnki.cja.003518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活性。链霉素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 ,对结核杆菌有良好作用 ,但近年来结核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日益增加。随后出现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及阿米卡星等对各种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 ,如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志贺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均具有强大抗菌活性。随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可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北京地区 1995~ 1997年临床分离出的菌株调查显示 ,这些分离株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 (36 .8% ) ,其次为新霉素 (31.6 % ) ,再次为庆大霉素 (2 5 .3% ) ,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5 .5 % )。北京儿童医院报告 1997~ 1999年度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情况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肠杆菌属对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 5 3%和 4 1%。克雷伯氏菌属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均较高 ,其中 ,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 74 % ,妥布霉素为 76 % ,阿米卡星为 4 8%。其耐药率表现为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1+365 +3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控制耐药性的策略 [J].
沈依群 ;
赵敏 .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2, (03) :118-120+131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产生的机制及对策 [J].
胡仪吉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02, (03) :142-144
[3]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J].
顾觉奋 ;
杨晓兵 .
药物生物技术, 2001, (03) :174-177
[4]   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调查研究及其耐药机理分析 [J].
张永龙 ;
李家泰 .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8, (05) :53-58
[5]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 Patterson J E. Seminar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