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性能动态指标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114
作者
李向岭 [1 ,2 ]
李从锋 [1 ]
侯玉虹 [3 ]
侯海鹏 [1 ]
葛均筑 [1 ]
赵明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4]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5]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播期; 产量性能; 生态因子; 夏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黄淮海区域不同播期玉米生态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光、温、水等生态因子对玉米高产具有重要影响。明确该区域光、温、水等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性能参数的内在关系,可以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选用早、中、晚3类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益农103、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为材料,设早播(5/3)、中播(5/28)、晚播(6/22)3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4.5、6.0、7.5和9.0万株/hm2),测定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等指标和记录生育期及田间生态因子。【结果】(1)品种间产量表现为先玉335>郑单958>登海661>益农103;播期间产量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2)生态因子对不同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作用不同,吐丝后有效积温主要影响平均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净同化率,生育期日均温主要影响生长天数;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主要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生育期有效积温(0.64**)、吐丝后有效积温(0.55**)、吐丝后日均温度(0.51**)、生育期日均温度(-0.49*)、吐丝后降雨量(-0.47*)及吐丝后日照时数(0.42*);对生态因子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吐丝后期有效积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结论】黄淮海区域作物是一年两熟,该区域玉米产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可通过适期早播、选用中熟品种,增加吐丝后期的有效积温,以保证玉米生育后期充足的有效积温和籽粒充足的灌浆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074 / 10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J].
刘月娥 ;
谢瑞芝 ;
张厚宝 ;
李少昆 ;
高世菊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13) :2820-2828
[2]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Indexes of Yield Property Equ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 HOU Yu-hong1, 2, DONG Shu-ting1, HOU Guo-feng3, CHEN Chuan-yong2, DONG Zhi-qiang2 and ZHAO Ming2 1 College of Agronom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P.R.China 2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P.R.China 3 Soil Fertilizer Station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hhot 010011, P.R.China.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3]  
春玉米不同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特征与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特点[J]. 侯玉虹,陈传永,郭志强,侯立白,张宾,赵明.应用生态学报. 2009(01)
[4]   作物产量“三合结构”定量表达及高产分析 [J].
张宾 ;
赵明 ;
董志强 ;
陈传永 ;
孙锐 .
作物学报, 2007, (10) :1674-1681
[5]   播种时期与密度对关中灌区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J].
马国胜 ;
薛吉全 ;
路海东 ;
张仁和 ;
邰书静 ;
任建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247-1253
[6]   作物高产群体LAI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J].
张宾 ;
赵明 ;
董志强 ;
李建国 ;
陈传永 ;
孙锐 .
作物学报, 2007, (04) :612-619
[7]   黄土区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J].
张旭东 ;
蔡焕杰 ;
付玉娟 ;
王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2) :25-29
[8]   寒地高产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J].
李明 ;
杨克军 ;
刘钢 ;
徐金星 ;
刘锦红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13-15
[9]   河西走廊玉米生态气候分析与适生种植气候区划 [J].
薛生梁 ;
刘明春 ;
张惠玲 .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02) :13-16
[10]   光温因子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值的影响 [J].
李言照 ;
东先旺 ;
刘光亮 ;
陶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2)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