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条件下坡面细沟侵蚀模型及临界坡度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李军鹏 [1 ]
董卫国 [2 ]
孟惠芳 [1 ]
贾梦雪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地震局
关键词
细沟侵蚀; 侵蚀速率; 临界坡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5 [降水的各种影响];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分析了坡面侵蚀影响因素,采用水力学计算公式,建立降雨条件下,坡面细沟侵蚀模型。对坡面松散颗粒启动和土块启动进行分析,得出了坡面侵蚀临界水深条件。并对侵蚀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得出当侵蚀速率大于零时,坡面侵蚀能力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当侵蚀速率小于零时,坡面抗侵蚀能力随着坡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临界坡度θm,临界坡度一般在7°24°之间,受内摩擦角的影响显著,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基于侵蚀速率、侵蚀方式和临界坡度,将坡面划分为强烈侵蚀区、稳定侵蚀区和弱侵蚀区三个阶段,从力学的角度,揭示了坡面演化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发育阶段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 [J].
刘俊体 ;
孙莉英 ;
张学培 ;
蔡强国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4) :53-57
[2]   黄土陡坡细沟侵蚀动态发育过程及其发生临界动力条件试验研究 [J].
张永东 ;
吴淑芳 ;
冯浩 ;
霍云云 .
泥沙研究, 2013, (02) :25-32
[3]   片蚀与细沟间侵蚀过程中地表微地形的变化 [J].
郑子成 ;
吴发启 ;
何淑勤 ;
赖腊 .
土壤学报, 2011, 48 (05) :931-937
[4]   细沟侵蚀影响因素和临界条件研究进展 [J].
李君兰 ;
蔡强国 ;
孙莉英 ;
陈晓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319-1325
[5]   坡面颗粒侵蚀的水力学机理 [J].
吴永 ;
何思明 ;
沈均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9, 26 (08) :6-9
[6]   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研究的进展 [J].
于朋 ;
雷孝章 ;
陈平安 ;
张广兴 ;
周玉霞 .
四川水利, 2009, 30 (04) :40-43
[7]   斜坡上非均匀沙起动条件初探 [J].
何文社 ;
曹叔尤 ;
袁杰 ;
戴会超 .
水力发电学报, 2004, (04) :78-81+87
[8]   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J].
吴普特 ;
汪有科 ;
冯浩 ;
范兴科 ;
高建恩 ;
不详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2003, (02) :84-87
[9]   泥沙颗粒暴露度与等效粒径研究 [J].
何文社 ;
杨具瑞 ;
方铎 ;
曹叔尤 .
水利学报, 2002, (11) :44-48
[10]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黄土坡面细沟发育特征分析 [J].
倪晋仁 ;
韩鹏 ;
张剑 .
水利学报, 2002, (01) :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