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陡坡细沟侵蚀动态发育过程及其发生临界动力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22
作者
张永东 [1 ]
吴淑芳 [2 ,3 ]
冯浩 [1 ,2 ,3 ]
霍云云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4] 武威市水利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关键词
黄土陡坡; 细沟侵蚀; 动态发育; 产流产沙; 临界能量;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研究细沟动态发育过程及其发生的临界动力条件是认识细沟发生和了解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间歇性降雨试验,对20°黄土陡坡细沟侵蚀动态发育、产流产沙过程及侵蚀发生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细沟侵蚀过程为溅蚀-跌坑-侵蚀穴-断续细沟-连续细沟,到第10场降雨结束,细沟侵蚀面积达68.32%,较发育初期增加了6.7倍,最长沟长、沟宽、沟深增加了9.8倍、5倍和3.3倍;(2)随降雨历时增加,各场降雨地表产流量前期迅速增加,随后达到稳定;含沙量变化为前期迅速增加,随后逐渐稳定并略有增加;(3)径流动能、水流功率与输沙率间均呈线性关系,径流动能更能准确揭示坡面土壤分离过程。实验条件下,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的临界径流动能为0.013J,临界单位水流功率为0.003m/s;细沟侵蚀的临界径流动能为0.045J,临界单位水流功率为0.004m/s。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黄土坡面细沟侵蚀模型研究 [J].
原立峰 ;
吴淑芳 ;
刘星飞 ;
张青峰 ;
霍云云 .
土壤学报, 2012, 49 (05) :1043-1049
[2]   缓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及水沙关系的室内试验研究 [J].
和继军 ;
孙莉英 ;
李君兰 ;
蔡强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138-144
[3]   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 [J].
严冬春 ;
王一峰 ;
文安邦 ;
史忠林 ;
龙翼 .
山地学报, 2011, 29 (04) :469-473
[4]   紫色土和红壤坡面径流分离速度与水动力学参数关系研究 [J].
丁文峰 .
泥沙研究, 2010, (06) :16-22
[5]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动力机制比较研究 [J].
李鹏 ;
李占斌 ;
郑良勇 ;
鲁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66-69
[6]   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及模拟降雨设备简介 [J].
郑粉莉 ;
赵军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4) :177-178
[7]   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J].
蔡强国 ;
朱远达 ;
王石英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12-18
[8]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研究进展 [J].
郑粉莉 ;
高学田 .
地理科学, 2003, (02) :230-235
[9]   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J].
吴普特 ;
汪有科 ;
冯浩 ;
范兴科 ;
高建恩 ;
不详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2003, (02) :84-87
[10]   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张光辉 .
水科学进展, 2002, (02) :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