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农业工业化及其转型升级

被引:3
作者
熊雪锋
刘守英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业工业化; 要素组合; 转型升级;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9.08.012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误导下,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忽视农业的重要性和竞争力,片面强调制造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山东省农业发展绩效的大幅度提升,表明农业也可以实现工业化、也可以成为颇具竞争力的产业。根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山东省农业工业化的路径是通过劳动、土地、服务、技术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农作方式的变迁:以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投入,依靠土地流转和经营方式创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以服务规模化和区域专业化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报酬,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率提升和农业回报的增加。然而,山东省的农业工业化也面临着数量增长型绩效下降、生产要素匹配度低、传统要素依赖度过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冗余劳动力堆积、机械化匹配度低等挑战,亟需转型升级。本文的分析表明,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道路在于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及不断地、持续地升级,形成各种生产要素配比适度、协调一致的有机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土地问题调查[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刘守英, 2017
[2]  
经济增长的阶段[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W.W.罗斯托(W.W.Rostow)著, 2001
[3]  
现代经济增长[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库兹涅茨著, 1989
[4]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Joan Robinson. . 1969
[5]  
农业与工业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培刚,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