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玉芳
杨凤均
周妹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7 [地方林业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0202 ; 020202 ;
摘要
根据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计算模型,测算了2012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25个林业局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并给出了系统耦合发展类型分类体系及判别标准,划分了耦合发展类型,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的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协调性整体偏低,且大多偏向生态主导型,这一评价结果为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提出了不同的耦合类型区实施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比如发展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延长传统的产业链条、加大新型替代产业的发展、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159 +1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李苒.西北大学.2006, 09
[2]   生态功能区建设中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 [J].
曹姣星 .
中国环境管理, 2014, 6 (04) :1-6
[4]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J].
余凤鸣 ;
周杜辉 ;
杜忠潮 ;
张阳生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4) :292-297
[5]   2012 绿洒京城 [J].
黄蓉 .
绿色中国, 2012, (04) :74-76
[6]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财政生态补偿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白燕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01) :155-158+194
[7]   现代林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J].
徐期瑚 .
湖北林业科技, 2009, (02) :43-47
[9]   区域循环经济的灰色聚类评估方法 [J].
韦惠兰 ;
周平 ;
张晶 .
统计与决策, 2008, (04) :57-58
[10]   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评判——以新疆为例 [J].
袁榴艳 ;
杨改河 ;
冯永忠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11) :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