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路南石林形成过程与环境变化
被引:24
作者
:
林钧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林钧枢
机构
: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
中国岩溶
|
1997年
/ 04期
关键词
:
路南石林,形成过程,双重剥蚀作用,环境变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42.251 [形成理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石林是一种巨型石牙类型。在赤道热带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沙捞越等地的类似形态,称“针(剑)状喀斯特”。纬度较低的路南石林是处在低海拔时古热带环境下形成的。在热带强烈的“双重剥蚀作用”,尤其在土下溶蚀作用下,本区同时发生夷平作用,形成广大的准平原。在上新世,特别中更新世以后,该区急剧抬升,形成高原,石林过程终止,向剥露与瓦解过程发展。高原上石林及其原野是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云南高原演化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构造活化与气候恶化
朱照宇,丁仲礼,汉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朱照宇,丁仲礼,汉景泰
[J].
第四纪研究,
1994,
(01)
: 56
-
66
[2]
喀斯特区现代溶蚀强度与环境的研究——以红水河流域为例
房金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房金福
林钧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林钧枢
李钜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李钜章
张耀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张耀光
[J].
地理学报,
1993,
(02)
: 122
-
130
[3]
路南石林发育及其演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寿越
[J].
中国岩溶,
1984,
(02)
: 83
-
93
[4]
路南石林形成时代及古地理环境的初步分析
俞锦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俞锦标
王雪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雪瑜
王宗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宗汉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2)
: 362
-
374
[5]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吉均
文世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文世宣
张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张青松
王富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王富葆
郑本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郑本兴
李炳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炳元
[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
[6]
岩溶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 , 任美锷, 1983
[7]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81
←
1
→
共 7 条
[1]
新构造活化与气候恶化
朱照宇,丁仲礼,汉景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朱照宇,丁仲礼,汉景泰
[J].
第四纪研究,
1994,
(01)
: 56
-
66
[2]
喀斯特区现代溶蚀强度与环境的研究——以红水河流域为例
房金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房金福
林钧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林钧枢
李钜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李钜章
张耀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张耀光
[J].
地理学报,
1993,
(02)
: 122
-
130
[3]
路南石林发育及其演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寿越
[J].
中国岩溶,
1984,
(02)
: 83
-
93
[4]
路南石林形成时代及古地理环境的初步分析
俞锦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俞锦标
王雪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雪瑜
王宗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宗汉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02)
: 362
-
374
[5]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吉均
文世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文世宣
张青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张青松
王富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王富葆
郑本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郑本兴
李炳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李炳元
[J].
中国科学,
1979,
(06)
: 608
-
616
[6]
岩溶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 , 任美锷, 1983
[7]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