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气候的模拟

被引:11
作者
刘健
陈星
王苏民
郑益群
于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小冰期; 气候; 模式; 模拟; 东亚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含有陆面过程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AGCM+SSiB进行了小冰期气候模拟.共设计了7个模拟试验,分析了模拟的温度和降水结果.主要结论是:(1)温度:以太阳辐射减少为小冰期降温的假设机制对于季节的降温影响是不同的,夏半年的降温作用要较冬半年明显,同时由于其他反馈作用的存在,冬季温度的变化表现出区域差异.但全年平均温度降温是主要特征.火山灰对冬季降温的作用十分明显,且降温效应小于太阳辐射减小的作用.太阳辐射减少与火山灰光学厚度增加同时作用对大范围的降温有叠加增强效应.(2)降水:在一定的太阳辐射减少情况下,有利于东亚地区夏季风降水的增加.火山灰光学厚度增加对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未有显著影响.太阳辐射减少和火山灰增加的综合效果使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降水增加,而南亚地区的降水减少.叠加植被变化后的结果显示,降水变化存在区域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东亚小冰期气候形成中太阳辐射和火山灰作用的敏感性试验 [J].
刘健 ;
陈星 ;
于革 ;
王苏民 .
湖泊科学, 2002, (02) :97-105
[2]   东亚中全新世的气候模拟及其温度变化机制探讨 [J].
陈星 ;
于革 ;
刘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35-345
[3]   过去2ka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杨保 ;
施雅风 ;
李恒鹏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1) :110-117
[4]   AN AGCM +SSiB MODEL SIMULATION ON CHANGES IN PALAEOMONSOON CLIMATE AT 21 KA BP IN CHINA [J].
陈星 ;
于革 ;
刘健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1, (03) :333-345
[5]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模拟和诊断初探 [J].
于革 ;
陈星 ;
刘健 ;
王苏 .
科学通报, 2000, (20) :2153-2159
[6]   华北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演变的研究 [J].
苏桂武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430-440
[7]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J].
许靖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4) :366-384
[8]   江苏省近两千年气候变化研究 [J].
陈家其 ;
姜彤 ;
许朋柱 .
地理科学, 1998, (03) :219-226
[9]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54-64
[10]   台湾高山湖泊沉积记录指示的近4000年气候与环境变化 [J].
罗建育 ;
陈镇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36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