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供水下冬小麦全程耗水特征定量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兴娟 [1 ,2 ]
薛绪掌 [1 ]
郭文忠 [1 ]
李亮 [1 ]
王志敏 [2 ]
机构
[1]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冬小麦; 限量灌溉; 耗水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蒸渗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明确冬小麦不同水分条件下全生育过程日耗水及阶段耗水特征,在北京地区利用蒸渗仪系统连续监测了几种灌溉处理(W4:起身水+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W2:拔节水+开花水;W1:拔节水;W0:无灌水)耗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的耗水动态可分为3个阶段:(1)播种至11月底的冬前阶段,这个阶段日耗水量波动明显,一般低于3 mm/d;(2)12月上旬至来年2月底的冬季阶段,这个阶段日耗水量低于0.4 mm/d,且波动很小;(3)3月初小麦返青至收获的春后生长阶段,这个阶段日耗水量总体上是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但波动很大,每次灌水都会引起1个日耗水高峰的出现。耗水日变化呈单峰或双峰曲线,高峰出现在正午前后,高峰值因灌水处理而有明显差异,灌水多则耗水峰值显著升高,而夜间耗水量及其在不同处理间差异均很小。拔节至成熟期是冬小麦耗水的主要时期,该期耗水占总耗水60%以上。减少灌溉会增加土壤贮水消耗,但降低了总耗水量。综合比较表明,在有限灌溉下,拔节水和开花水组合是高产和高水分效率相统一的灌溉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567 / 258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水分取样误差分析 [J].
成林 ;
杨光仙 ;
陈海波 ;
师丽魁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02) :33-36
[2]   春灌模式对晚播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张胜全 ;
方保停 ;
王志敏 ;
周顺利 ;
张英华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2035-2044
[3]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J].
褚鹏飞 ;
王东 ;
张永丽 ;
王小燕 ;
王西芝 ;
于振文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4) :1306-1315
[4]   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王德梅 ;
于振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1965-1970
[5]   半干旱雨养区小麦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J].
王润元 ;
杨兴国 ;
赵鸿 ;
刘宏谊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161-1166
[6]   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J].
房全孝 ;
陈雨海 ;
李全起 ;
于舜章 ;
罗毅 ;
于强 ;
欧阳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34-39
[7]   华北平原灌溉农田的土壤水量平衡和水分利用效率 [J].
姜杰 ;
张永强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3) :61-65
[8]   植物水分运转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J].
高照全 ;
邹养军 ;
王小伟 ;
魏钦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2) :200-204
[9]   作物光合、蒸腾与水分高效利用的试验研究 [J].
王会肖 ;
刘昌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0) :1632-1636
[10]   不同时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效应和耗水特性研究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张永强 ;
张喜英 .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02)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