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制取得”到对债的依归——关于民事责任性质的思考

被引:11
作者
柳经纬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民事责任; 强制性; 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古代法上,民事责任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强制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民事责任的强制性逐渐淡化,并最终退到强制执行法领域。强制执行法属于公法,而非私法。作为私法概念的民事责任的最后归属是债,民事责任是债的一种存在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 [J].
柳经纬 .
中国法学, 2007, (04) :3-12
[3]   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 [J].
崔建远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67-76
[4]   松散式、汇编式的民法典不适合中国国情 [J].
梁慧星 .
政法论坛, 2003, (01) :10-15
[5]  
感悟民法[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柳经纬, 2006
[6]  
日耳曼法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李秀清著, 2005
[7]  
当代中国民事立法问题[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柳经纬著, 2005
[8]  
罗马法教科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 2005
[9]  
民国法学论文精萃[M]. 法律出版社 , 何勤华,李秀清主编, 2004
[10]  
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