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拟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动态图像

被引:4
作者
祝意青
胡斌
李辉
蒋锋云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西安市西影路号
[4] 西安市西影路号
[5] 武汉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重力变化; 双三次样条函数; 构造变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6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用双三次样条模拟了1992~2001年间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变化时空分布信息,初步研究了本区的重力变化与地震活动及构造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区域重力场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并产生重力变化异常区或重力变化密集带。②在重力变化显著时段,以兰州为界,测区西北、东南和东北具有不同的重力变化特征。③重力变化与测区主要断裂构造带走向基本一致,重力变化等值线与断裂分布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藏块体东北缘重力场演化与地震活动 [J].
祝意青 ;
李辉 ;
朱桂芝 ;
徐云马 .
地震学报, 2004, (S1) :71-78+175
[2]   河西地区重力场及其动态演化特征 [J].
祝意青 ;
胡斌 ;
朱桂芝 ;
操启明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4) :44-48
[3]   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的水平形变 [J].
杨国华 ;
韩月萍 ;
王敏 ;
马庆尊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3) :42-49
[4]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J].
杨少敏 ;
游新兆 ;
杜瑞林 ;
乔学军 ;
王琪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1) :68-75
[5]   景泰5.9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研究 [J].
祝意青 ;
陈兵 ;
张希 ;
张四新 .
中国地震, 2001, (04) :31-38
[6]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水平运动与变形 [J].
江在森 ;
张希 ;
崔笃信 ;
胡亚轩 ;
陈文胜 ;
王双绪 ;
陈兵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5) :636-644
[7]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块体划分与运动态势研究 [J].
虢顺民 ;
江在森 ;
张崇立 .
地震地质, 2000, (03) :219-231
[8]   地震活动反映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构造运动特征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高阿甲 .
地震学报, 2000, (05) :472-481
[9]   中国地震重力监测体系的结构与能力 [J].
贾民育 ;
詹洁晖 .
地震学报, 2000, (04) :360-367
[10]   永登5.8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动态图像特征研究 [J].
祝意青 ;
胡斌 ;
张永志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9, (01)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