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对潮土氮素平衡与去向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黄绍敏 [1 ]
宝德俊 [1 ]
皇甫湘荣 [1 ]
张夫道 [2 ]
赵秉强 [2 ]
李民 [3 ]
机构
[1] 河南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3] 河南农业厅外经服务中心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潮土; 氮素平衡; 有机和无机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13年26季不同施肥方式对潮土土壤氮素平衡及去向进行定位监测的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土壤平均每年接受外源氮为N 232~4 kg/hm2,小麦和玉米带走N 828~8 kg/hm2,亏缺N 58.66~3.7 kg/hm2;各施氮肥处理平均每年实际盈余N 238.64~18 kg/hm2,其盈余多少顺序为1.5MNPK>N>NK>MNPK(2)>MNPK>NPK>NP>SNPK。N、NK处理土壤接受外源氮N为4881和4876 kg/hm2,其中14.1%20.7%被作物吸收利用,17.2%和5.2%残留在土壤,64%和72%损失;NP、NPK处理氮素去向基本一致,48%被作物利用,9.7%的残留在土壤中,55%损失;有机肥处理(MNPK)的氮素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44.3%、23%和42%;有机肥用量增加,氮素利用率降低,损失率增加;秸秆还田(SNPK)氮素利用率最高,为51%;NK处理氮素损失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高肥力土壤的持续供氮能力
    武俊喜
    陈新平
    贾良良
    张福锁
    V.Rmheld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1) : 1 - 5
  • [2] 北京郊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去向研究
    巨晓棠
    潘家荣
    刘学军
    张福锁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3) : 264 - 270
  • [3] 半干旱区玉米水肥空间耦合效应 Ⅰ.氮素的吸收和残留及其环境效应
    邢维芹
    骆永明
    王林权
    李生秀
    李立平
    [J]. 土壤, 2003, (02) : 118 - 121
  • [4] 黄土旱塬黑垆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氮的去向及增产效果
    党廷辉
    蔡贵信
    郭胜利
    郝明德
    郭明航
    王百群
    [J]. 土壤学报, 2002, (02) : 199 - 205
  • [5] 旱地冬小麦氮磷自然供给能力及其吸收氮磷来源的长期定位试验
    党廷辉
    郭胜利
    郝明德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2) : 166 - 171
  • [6] 土壤—作物系统中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孙传范
    曹卫星
    戴廷波
    [J]. 土壤, 2001, (02) : 64 - 69+97
  • [7] 农田氮素淋失研究进展
    张国梁
    章申
    [J]. 土壤, 1998, (06) : 291 - 297
  • [8] 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钦绳武
    顾益初
    朱兆良
    [J]. 土壤学报, 1998, (03) : 367 - 375
  • [9] 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 Ⅱ.农田养分收入参数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钦绳武,郑剑英,王周琼
    [J]. 土壤通报, 1996, (04)
  • [10] 陈伦寿.应正确看待化肥利用率[J].磷肥与复肥,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