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麦黄矮病(BYDV)种质——无芒中4的同工酶电泳图谱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孝
P.J.Larkin
R.I.S.Brettell
P.M.Banks
周广和
辛志勇
成卓敏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植物工业部
[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6] 北京
关键词
无芒中4; 中间偃麦草; 乙醇脱氢酶; β-淀粉酶; 酯酶; 过氧化物酶; 等电点聚焦电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抗大麦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无芒中4(2n=56,染色体组A、B、D、E)胚乳的乙醇脱氢酶(ADH)、β-淀粉酶(β-amy),酯酶(EST)和叶片过氧化物酶(Per)电泳图谱表明:无芒中4的ADH酶谱中除具有双亲的酶带外,还有一条由普通小麦4B、4D和中间偃麦草4E染色体上结构基因共同编码产生的杂种带ADH-4。在酯酶电泳图谱的EST1活性区,无芒中4缺少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组3上的结构基因控制产生的酶带EST1-5、6;具有中间偃麦草3E染色体上结构基因编码产生的酶带EST1-7。在EST2活性区,它还有由中间偃麦草6E染色体上结构基因控制产生的3条酶带。无芒中4有2条色深且宽的β-amy酶带,有3条等电点pH=4.32,5.35和6.12的Per酶带,它们都源于中间偃麦草。无芒中4的这些特异带在无芒中4/普通小麦F1代,除EST1-5、6、7外,都呈显性效应,可作为鉴别真假杂种的生化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99 +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