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9
作者
郑祚芳 [1 ]
张秀丽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空军气象中心
关键词
天气学; 暴雨; 数值模拟; 地形; 城市下垫面;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网格距为3 km的中尺度模式MM5v3及3DVAR同化系统,对2006年6月27日夜间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本次城区西部的局地强降水过程,反映出降水事件的局地性、突发性和短历时特征。分析还表明,直接造成本次暴雨过程的是两个局地生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降水的主要触发机制之一。北京周边陡峭地形的存在,导致山前偏南、偏东气流在迎风坡强烈爬升,并与北面、西面来的过山气流共同作用在山前形成垂直方向次级环流,是强降水维持的主要物理机制。此外,不断发展的城市下垫面亦会对降水过程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AREM3.0模式对“5.31”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
    周慧
    李象玉
    黎祖贤
    雷正翠
    朱国强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1) : 88 - 93
  • [2] 一次台风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中尺度分析
    赵磊刚
    周毅
    李昀英
    郑伦伟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5) : 453 - 458
  • [3] 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模拟的影响
    张朝林
    苗世光
    李青春
    CHEN Fei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5) : 1373 - 1382
  • [4] 中纬度突发性暴雨的可能先兆特征
    王兴荣
    郑媛媛
    高守亭
    周昆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 612 - 617
  • [5] 地形及城市下垫面对北京夏季高温影响的数值研究
    郑祚芳
    王迎春
    刘伟东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 672 - 676
  • [6] MM5三维变分系统在北京地区冷暖季背景场误差的对比分析
    范水勇
    张朝林
    仲跻芹
    [J]. 高原气象, 2006, (05) : 855 - 861
  • [7] 地形降水试验和背风回流降水机制
    李子良
    [J]. 气象, 2006, (05) : 10 - 15
  • [8] 热带环流系统异常对2003年淮河持续性暴雨的影响
    何敏
    龚振淞
    许力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3) : 323 - 329
  • [9] 夏季北京地区强地形雨中尺度结构分析
    矫梅燕
    毕宝贵
    [J]. 气象, 2005, (06) : 9 - 14
  • [10] 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孙继松
    [J]. 大气科学, 2005, (03) : 445 -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