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中段郴州一带中、晚侏罗世花岗岩浆的混合作用——来自镁铁质微粒包体的证据

被引:44
作者
马铁球
伍光英
贾宝华
柏道远
王先辉
陈必河
机构
[1] 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3] 湖南省地勘局地质调查院
[4] 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湖南湘潭
[5] 北京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6] 湖北宜昌
[7] 湖南长沙
[8] 湖南湘潭
关键词
镁铁质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中、晚侏罗世; 南岭中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镁铁质微粒包体在南岭中段中、晚侏罗世花岗岩中分布十分普遍,其分布规律是,岩体内同阶段较早次形成的岩石单元含量高,较晚次单元中含量少甚至无;与钨、锡、钼、铋等多金属矿有关的花岗岩体中微粒包体的含量高且个体大,而与矿化无关的岩体中含量少、个体小。对包体的颜色、形态、结构、成分、岩性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表明,包体为岩浆成因。包体中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矿物组合和结构,发育针状磷灰石晶体,出现嵌晶状石英和碱性长石,显示出岩浆混合的岩相学特征,表明该区中、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成因为壳-幔岩浆混合而成的。研究还表明,区内岩浆混合作用的强弱、基性物质加入的多少都与锡成矿作用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浙江普陀花岗杂岩体中的石英闪长质包体:斜长石内部复杂环带研究与岩浆混合史记录
    谢磊
    王德滋
    王汝成
    邱检生
    陈小明
    [J]. 岩石学报, 2004, (06) : 96 - 107
  • [2] 广东龙窝花岗闪长质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邱检生
    胡建
    McInnes B I A
    蒋少涌
    徐夕生
    Allen C M
    [J]. 岩石学报, 2004, (06) : 62 - 73
  • [3] 新疆准噶尔地区花岗岩中微粒闪长质包体特征及后碰撞花岗质岩浆起源和演化
    李宗怀
    韩宝福
    李辛子
    杜蔚
    杨斌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3) : 214 - 226
  • [4] 南岭东段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杂岩的成因和意义
    陈培荣
    周新民
    张文兰
    李惠民
    范春方
    孙涛
    陈卫锋
    张敏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6) : 493 - 503
  • [5] 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菜岭岩体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付建明
    马昌前
    谢才富
    张业明
    彭松柏
    [J]. 中国地质, 2004, (01) : 96 - 100
  • [6] 当代花岗岩研究的几个重要前沿
    肖庆辉
    邢作云
    张昱
    伍光英
    童劲松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221 - 229
  • [7] 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刘晓东
    陆建军
    林锦富
    姚军明
    戚华文
    张展适
    顾晟彦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335 - 343
  • [8] 湖南香花岭430花岗岩体Nd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
    邱瑞照
    邓晋福
    蔡志勇
    周肃
    常海亮
    杜绍华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1) : 41 - 46
  • [9] 东昆仑约格鲁岩体暗色微粒包体特征及成因
    刘成东
    张文秦
    莫宣学
    罗照华
    喻学惠
    李述为
    赵欣
    [J]. 地质通报, 2002, (11) : 739 - 744
  • [10] 北秦岭老君山、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岩浆混合的岩相学证据及其意义
    王晓霞
    王涛
    卢欣祥
    肖庆辉
    [J]. 地质通报, 2002, (Z2) : 523 -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