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Ms8.0地震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遥感精细解译

被引:90
作者
许冲 [1 ]
戴福初 [1 ]
陈剑 [1 ]
涂新斌 [1 ]
许领 [1 ]
李维朝 [1 ]
田伟 [1 ]
曹琰波 [1 ]
姚鑫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遥感; 重灾区; 次生地质灾害; 解译;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汶川Ms8.0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在获取到全面的研究区震后多源遥感影像后,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对14个重灾县(市)进行次生地质灾害解译工作,共解译出约46560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灾害总面积约687.1km2。基于GIS平台获取到它们的位置、平面面积等基本信息,绘制了研究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图与点密度图。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龙门山3条主断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主要分布在4个集中区域。最后,分析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与高程、坡度、地震烈度之间的关系,高程范围为1000—2000m的灾害面积占灾害总面积的54.00%;坡度范围为30°—50°的灾害面积占灾害总面积的62.42%;地震烈度范围为Ⅺ—Ⅷ的次生地质灾害面积占灾害总面积的90.94%。为进一步研究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发生机理、预测理论、灾区恢复重建与选址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次生地质灾害基础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754 / 7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2]   “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地震堰塞湖应急遥感调查 [J].
童立强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3) :61-63+112
[3]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害遥感调查与评估 [J].
魏成阶 ;
刘亚岚 ;
王世新 ;
张立福 ;
黄晓霞 .
遥感学报, 2008, (05) :673-682
[4]   汶川8.0级大地震应急遥感震害评估研究 [J].
王晓青 ;
王龙 ;
王岩 ;
丁香 ;
窦爱霞 ;
张飞宇 .
震灾防御技术, 2008, (03) :251-258
[5]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04) :433-444
[6]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J].
张培震 ;
徐锡伟 ;
闻学泽 ;
冉勇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66-1073
[7]   “5.12”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与特点 [J].
谢洪 ;
王士革 ;
孔纪名 .
山地学报, 2008, (04) :396-401
[8]   5.1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初步分析 [J].
林良俊 ;
方成 ;
李小杰 ;
徐建宇 ;
刘传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 (04) :129-132
[9]   “5.12”汶川大地震震中区映秀镇地震灾情及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初步调查 [J].
王治华 ;
周英杰 ;
徐斌 ;
贾斌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2) :1-4+113
[10]   遥感技术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J].
荆凤 ;
申旭辉 ;
洪顺英 ;
欧阳新艳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2)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