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NDVI对水热条件年内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8
作者
王灿
任志远
张翀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陕北地区; NDVI; 水热条件; 滞后效应; 相关性;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1.034
中图分类号
P463.22 [森林植被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陕北地区1999—2010年GIMMS-NDVI数据,结合同期气温和降水资料,基于GIS软件和时滞互相关方法,以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降水的响应关系为主线,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和植被类型两个层面分析了水热条件的季相变化同各旬NDVI均值(TN,Ten-day NDVI)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陕北地区生态亚区的TN与旬平均降水TP(Ten-day Precipitation)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高植被覆盖率(人工植被)、低植被覆盖率、高植被覆盖率(自然植被)、高植被覆盖率(人工—自然混合植被);各个生态亚区的TN与旬均温TT(Ten-day Temperature)的相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高植被覆盖率(人工—自然混合植被)、低植被覆盖率、高植被覆盖率(自然植被)、高植被覆盖率(人工植被)。(2)陕北地区各个生态亚区植被NDVI对水热条件的滞后时间一致,长短排序依次是:高植被覆盖率(人工植被)、低植被覆盖率、高植被覆盖率(自然植被)、高植被覆盖度(人工—自然混合植被)。(3)陕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耕地、草原、密集灌丛、沙漠和林地,所有植被类型对降水的响应均比温度快。水热条件对陕北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草原、密集灌丛、沙漠和林地。同一植被类型的不同亚类受水、热条件影响程度和响应速度均有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7+182+319 +1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J].
魏丰良 ;
刘廷玺 ;
张圣微 ;
丁磊 ;
崔德新 ;
赵泽峰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3) :254-258
[2]   西北地区NDVI对水热条件年内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特征 [J].
张翀 ;
任志远 ;
袁鑫 .
资源科学, 2011, 33 (12) :2356-2361
[3]   中国华东及其周边地区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响应 [J].
崔林丽 ;
史军 .
资源科学, 2012, 34 (01) :81-90
[4]   20年来乌兰木伦河流域植被盖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J].
邓飞 ;
全占军 ;
于云江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3) :137-140+152+283
[5]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年内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特征 [J].
丁明军 ;
张镱锂 ;
刘林山 ;
王兆锋 ;
杨续超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507-512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J].
徐永明 ;
覃志豪 ;
沈艳 .
国土资源遥感, 2010, (01) :60-64
[7]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J].
李登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05) :1007-1015
[8]   基于MODIS-EVI区域植被季节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J].
彭代亮 ;
黄敬峰 ;
王秀珍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985-991
[9]   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J].
马明国 ;
王建 ;
王雪梅 .
遥感学报, 2006, (03) :421-431
[10]   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及气候因子相关起伏型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J].
毕晓丽 ;
王辉 ;
葛剑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8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