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适用辨析

被引:5
作者
王树茂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非法证据; 排除范围; 诉讼阶段; 证明责任; 审理顺序;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07.015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2年修订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中遭遇了诸多困境。究其原委,既有司法体制机制的制约,又有司法人员的观念素质影响。非法证据排除范围混淆了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违法证据的界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遭遇司法机关追诉犯罪与诉讼监督、放纵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职责冲突;非法证据证明手段作用受限,举证责任落实不够,证明标准把握不严;非法证据排除的审理实体、程序问题一并审理,裁决时机颠倒实体结论与排除结论的先后顺序等等问题需要从理念、规范和制度运行规则上予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再讨论 [J].
陈瑞华 .
法学研究, 2014, 36 (02) :166-182
[2]  
看得见的正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13
[3]  
刑事证据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12
[4]  
刑事辩护与非法证据的排除[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郎胜, 2008
[5]  
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M]. 法律出版社 , 林钰雄, 2008
[6]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 达马斯卡, 2006
[7]  
刑事诉讼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林钰雄, 2005
[8]  
湖南省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