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经”关系分析

被引:39
作者
刘影 [1 ]
肖池伟 [1 ]
李鹏 [1 ,2 ]
姜鲁光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经济发展; 重心; CGE; 粮食主产区; 中国; 改革开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运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度和CGE等方法,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78-2013年省域层面粮食产量和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经济重心、粮食集中度、经济集中度和粮-经耦合系数,并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粮-经"关系)及其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978年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主产区几何重心的西南侧;主产区粮食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移动幅度较大且不稳定,经济重心总体向主产区西南方向移动,移动缓慢且稳定;1978年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17个纬度,2013年经济重心位于粮食重心的西南方,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51个纬度,粮-经重心南北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21978年主产区粮-经关系表现出弱协调性,主产区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粮食生产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粮食集聚的逆经济性开始显现;2013年主产区粮-经关系以粮食集聚高于经济集聚为主要特征,粮食集聚表现出明显的逆经济性;1978-2013年,主产区粮食与经济相互协调的省域单元个数减少,粮食-经济一致性系数差值明显增加。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生产水平不一致程度呈增强趋势,粮食-经济二者空间不匹配,加剧"产粮大区、经济贫困"的恶性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891 / 19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研究——基于人口、经济和粮食重心的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 [J].
仲俊涛 ;
米文宝 ;
候景伟 ;
马振宁 ;
吴昕燕 .
经济地理, 2014, 34 (05) :14-20+47
[2]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J].
陈秧分 ;
李先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0) :1-10
[3]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张改素 ;
丁志伟 ;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5-23
[4]   近30年中国水稻种植区域与产量时空变化分析 [J].
刘珍环 ;
李正国 ;
唐鹏钦 ;
李志鹏 ;
吴文斌 ;
杨鹏 ;
游良 ;
唐华俊 .
地理学报, 2013, 68 (05) :680-693
[5]   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 [J].
封志明 ;
刘晓娜 .
人口与经济, 2013, (02) :3-11
[6]   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J].
郭斌 ;
文雯 .
经济地理, 2013, (02) :12-19
[7]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及其政策启示——以江西省和江苏省为例 [J].
邹金浪 ;
杨子生 .
资源科学, 2013, 35 (02) :370-379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演变探析 [J].
张利国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1) :20-26
[9]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J].
相慧 ;
孔祥斌 ;
武兆坤 ;
史婧然 ;
张青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4) :235-244
[10]   基于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的中国粮食产量空间化 [J].
刘忠 ;
李保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9)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