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的建构

被引:11
作者
吕同舟 [1 ,2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黑名单; 试错; 职能转变;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18.04.008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是政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从逻辑基础看,立足政社关系重塑,一方面政府应当允许社会组织"试错",另一方面对社会组织的惩戒应当落实到位;从运行路径看,制度涵盖了"信息处理""性质研判""问题处理""名录公布""名录移除"五个环节;从建构策略看,宏观层面上要将制度建构与政府职能转变有机联系起来,中观层面上要把握"程序规范"和"过错与惩罚相称"两项原则,微观层面上应当建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强化政府部门组织建设、构建统一信用管理平台、优化奖惩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基于2004至2016年省级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J].
李健 ;
荣幸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4) :73-78+146
[2]   推进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 [J].
王义 .
大连干部学刊, 2017, 33 (04) :51-54
[4]   治理工具创新:激活内生型社会信用秩序 [J].
钱海梅 .
理论与改革, 2014, (06) :104-107
[5]   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 [J].
薛澜 ;
李宇环 .
政治学研究, 2014, (05) :61-70
[6]   降低风险与道路内生——试错式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J].
陈红娟 .
社会主义研究, 2014, (03) :27-33
[7]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的博弈分析 [J].
魏建国 ;
鲜于丹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3) :142-145
[8]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朱光磊, 2008
[9]  
程序、正义与现代化[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宋冰编, 1998
[10]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 人民日报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