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鲜叶在不同季节及绿茶加工贮藏过程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41
作者
张正竹
宛晓春
施兆鹏
夏涛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3]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合肥
[4] 博士
[5] 讲师
[6] 合肥
[7] 长沙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糖苷类香气前体; 绿茶; 槠叶种茶树; 加工贮藏; 季节;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03.03.001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选择了槠叶种鲜叶为茶叶原料 ,研究了茶叶糖苷类香气前体在不同季节和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槠叶种鲜叶中存在以顺 3 己烯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乙醇、苯甲醇等为苷元的糖苷类香气前体。不同季节 ,茶叶糖苷类香气前体在组成和含量上差别较大。单萜烯醇糖苷特别是香叶醇糖苷在春茶中的含量很高 ;秋茶中以芳香族醇、酯、脂肪族醇为苷元的糖苷含量显著增加 ,而单萜烯醇糖苷含量降低 ;夏茶中水杨酸甲酯、苯甲醇糖苷含量处于低水平 ,但苯乙醇糖苷含量较高。从春季到秋季 ,顺 3 己烯醇和水杨酸甲酯糖苷的含量逐渐提高 ,而芳樟醇和香叶醇糖苷的含量却逐步减少。茶鲜叶摊放 2h后 ,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总量提高 ,并在绿茶加工的后续阶段逐步降低 ,特别是在干燥阶段。在成品绿茶中仍保留约 77%的糖苷类香气前体 ,这为绿茶香气品质的进一步改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祁门红茶单萜烯醇形态转变的研究 [J].
王华夫 ;
游小清 .
中国茶叶, 1996, (06) :22-23
[2]  
天然药物化学.[M].姚新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