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ⅠκBα突变体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秦涛 [1 ]
潘延凤 [2 ]
张宏伟 [1 ]
舒晓刚 [3 ]
王继亮 [3 ]
郑启昌 [3 ]
机构
[1] 河南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性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3 [肝及肝管];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人IκBα突变体(IκBαM)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组Ⅰ为假手术组,组Ⅱ为对照组,组Ⅲ为PcDNA 3.0组,组Ⅳ为PcDNA 3.0-I⒘BαM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的表达,同时检测肝脏酶学的变化。结果Ⅱ、Ⅲ组与Ⅳ组比较:术后12 h TNF-α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分别为84%、80%、55%,ICAM-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分别为74%、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 h TNF-α和术后12 h ICAM-1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 h血清TNF-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2 h为显著(258.50±46.19 vs 147.45±36.04;244.83±18.08 vs 147.45±36.04,P<0.05);肝脏酶学指标(ALT)在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κBαM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1314 / 13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突变型IκBα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J].
秦涛 ;
郑启昌 ;
王继亮 ;
卢欣 ;
张勇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5, (10) :872-874+970
[2]   核因子-κB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大鼠肝脏小移植物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J].
钱建民 ;
张浩 ;
吴晓峰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02) :44-46
[3]   甘氨酸抗内毒素性休克和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J].
陈玺华 ;
王锋 ;
韩德五 ;
许瑞龄 ;
赵元昌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 (05) :32-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