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虚拟水贸易模型及其在山西省的应用

被引:14
作者
李方一 [1 ,2 ,3 ]
刘卫东 [1 ,2 ]
刘红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虚拟水; 贸易; 模型; 投入产出表; 山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1 [资源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06 ;
摘要
虚拟水贸易是实现水资源区域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间贸易模型和各地产业用水系数,构建虚拟水贸易模型,以模拟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格局。选取山西省为案例区,利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年鉴等相关数据,计算山西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结合山西省与全国其他省区的贸易关系,估算山西与其他省区的虚拟水贸易量,揭示山西虚拟水贸易的空间格局。主要结论有:①2007年,山西省用水总量为58.71亿m3,通过工农业产品贸易共产生了1.53亿m3的虚拟水净调入量,对本省水资源短缺局面有缓解作用;②通过农业贸易净调入虚拟水4.89亿m3,主要来自于新疆、陕西、河北、安徽等省区;通过工业产品贸易净调出虚拟水3.36亿m3,主要调往河北、江苏、山东、湖北、浙江和广东等省;③山西省虚拟水的来源地主要是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输出地则主要是东部沿海省份,与传统的虚拟水战略相违背;④在工业部门,主要的调出部门是能源相关行业,主要净调入部门则是制造业。建议山西省积极推行虚拟水政策,发展节水产业,通过工农业产品贸易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入虚拟水,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水资源利用空间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802 / 8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省级间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评价 [J].
孙才志 ;
陈丽新 ;
刘玉玉 .
地理研究, 2011, 30 (04) :612-621
[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分析 [J].
马超 ;
许长新 ;
田贵良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729-735
[3]   2006年山东省虚拟水分析 [J].
王建源 ;
冯建设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5) :763-768
[4]   张掖市产业部门用水关联分析 [J].
马忠 ;
石培基 ;
胡科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6) :666-672
[5]   中国对外贸易虚拟水问题研究——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 [J].
朱启荣 ;
高敬峰 .
中国软科学, 2009, (05) :40-45+88
[6]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中国虚拟水贸易及消费研究 [J].
赵旭 ;
杨志峰 ;
陈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2) :286-294
[7]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虚拟水贸易量估算——以黑河流域张掖地区为例 [J].
曹静晖 ;
朱一中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12) :83-86
[8]   中国玉米区际贸易与区域水土资源平衡 [J].
闫丽珍 ;
石敏俊 ;
闵庆文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8, (07) :1032-1038
[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山西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J].
薛金平 .
水利水电技术, 2007, (05) :5-7
[10]   关于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的讨论 [J].
王红瑞 ;
董艳艳 ;
王军红 ;
韩兆兴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6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