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述评

被引:14
作者
赵长峰 [1 ,2 ]
吕军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周边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 国际话语权; 国家形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并没有转化为话语权力的相应提升,与西方话语权相比,中国国际话语权严重缺失。近年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国内学术界对此给予极大关注并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国际话语权的科学内涵以及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机遇、现实挑战和路径等重要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析。今后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应该把握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抓住学术话语权基础,突破西方话语体系障碍;拓宽研究视角,加强对话语传播过程的研究;重视中国话语世界性意义的研究,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奠定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中国议题、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N].韩庆祥;.解放日报.2017,
[2]  
国际话语权建设中几大基础性理论问题.[N].张志洲;.学习时报.2017,
[3]  
中国话语要跟上中国崛起的速度.[N].张维为;.解放日报.2016,
[4]  
加强国际政治话语权研究.[N].张志洲;.人民日报.2016,
[5]  
“一带一路”推动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N].龙迎伟;陈若松;.人民日报.2015,
[6]  
以中国元素的凸显提升国际话语权.[N].韩庆祥;陈远章;.光明日报.2014,
[7]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N].胡正荣 ;李继东;.光明日报.2014,
[8]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J].
赵庆寺 .
探索, 2017, (06) :114-121
[9]   中国国际话语权:历程、挑战及提升策略 [J].
张新平 ;
庄宏韬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6) :1-10
[10]   金砖机制建设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J].
张志洲 .
当代世界, 2017, (10)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