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述评

被引:14
作者
赵长峰 [1 ,2 ]
吕军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周边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 国际话语权; 国家形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并没有转化为话语权力的相应提升,与西方话语权相比,中国国际话语权严重缺失。近年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国内学术界对此给予极大关注并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国际话语权的科学内涵以及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机遇、现实挑战和路径等重要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析。今后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应该把握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抓住学术话语权基础,突破西方话语体系障碍;拓宽研究视角,加强对话语传播过程的研究;重视中国话语世界性意义的研究,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奠定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1]   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J].
史姗姗 ;
骆郁廷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 (05) :175-182
[12]   “一带一路”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J].
谢超林 .
人民论坛, 2017, (27) :98-99
[13]   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实现途径探析 [J].
万春利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7, (04) :26-29
[14]   核心价值观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J].
袁罗牙 .
人民论坛, 2016, (35) :128-129
[15]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话语权的使命与挑战 [J].
杨洁勉 .
国际问题研究, 2016, (05) :18-30+137
[16]   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制约因素、战略机遇与核心路径 [J].
方兰欣 .
学术探索, 2016, (09) :18-24
[17]   集体认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J].
俞新天 .
国际展望, 2016, 8 (03) :1-16+142
[18]   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J].
张志洲 .
红旗文稿, 2010, (14) :22-24
[19]   国际局势变化与中国话语权的提升 [J].
何兰 .
现代国际关系, 2009, (11) :32-34
[20]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与出路 [J].
张志洲 .
绿叶, 2009, (05)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