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评述

被引:18
作者
朱松丽 [1 ]
朱磊 [2 ]
赵小凡 [3 ]
王文涛 [4 ]
张文秀 [2 ]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政策梳理; 行动成效; 治理特点; 机构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广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总结,凝练了"十二五"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现状、特点及成效,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形势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推动作用呈现递减态势,之前"以外促内"的国内气候治理特点逐步转化为"内生动力为主"和"内外协调";从政策制定和执行模式看,"集思广益""上书模式"持续,"上下互动""智库支持"的政策学习特点更加明显;从政策体系上看,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体系,推动气候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从政策总体特点看,呈现规划主导并引领、行政手段先行市场机制跟进、由点到面有序扩展、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中央和地方互动博弈形成动态平衡、短期内政策成本较高等特点。"十二五"至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效果明显,提前实现了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并在污染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广泛协同效应。"十三五"中期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管理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从中央到地方气候政策和行动进入调整阶段。同时,更加强调气候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同。展望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应该尽快走出调整期,充分利用新体制的优势,以碳总量控制目标为抓手,坚定推动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为中心、多措互补的政策体系,注重适应行动以应对不断放大的气候风险,继续提高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并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储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演化、效果评估与未来展望 [J].
涂强 ;
莫建雷 ;
范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 30 (03) :29-36
[2]   全国统一碳市场对电力行业减排的影响分析 [J].
朱磊 ;
梁壮 ;
谢俊 ;
高霁 ;
王昊 ;
高硕 ;
曾炳昕 .
环境经济研究, 2019, 4 (02) :28-43
[3]   机构改革将对生态环境更好地行使保护之责 [J].
李志青 .
金融经济, 2018, (07) :19-20
[4]   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演变及原因和影响分析 [J].
朱松丽 ;
高世宪 ;
崔成 .
中国能源, 2017, 39 (10) :19-24+31
[5]   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历史性新阶段 [J].
杜祥琬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 (02) :79-82
[6]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市场展望 [J].
李俊峰 ;
柴麒敏 ;
马翠梅 ;
王际杰 ;
周泽宇 ;
王田 .
中国能源, 2016, 38 (01) :5-11+21
[7]   中国中央政府“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 [J].
王绍光 ;
鄢一龙 ;
胡鞍钢 .
中国软科学, 2014, (06) :1-16
[9]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86-99+207
[10]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齐晔,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