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营、专业合作社与粮食供给机制的现实因应

被引:12
作者
朱颖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规模经营; 专业合作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我国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原因是经营规模小,效益低。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培育专业粮食生产者。专业的粮食生产者不论是基于投入的成本还是获得的收入都不会轻易退出粮食生产行业,这样就能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机制。而实行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是土地集中困难,解决土地集中困难的有效方式是发展种粮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到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中国农村的土地集中机制 [J].
陈东强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3) :23-26
[2]   深入探讨马克思绝对地租率和量的规定理论 [J].
潘永强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 (08) :34-37
[3]   租佃关系新论 [J].
高王凌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 (03) :15-24
[4]   近代闽赣边区地租率的再探讨 [J].
赖晨 .
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 2007, (09) :193-194
[5]   创新培训理念、培育新型农民的几点思考——基于河南省326个农户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 [J].
句芳 ;
张正河 ;
高明华 .
技术经济 , 2007, (11) :110-114
[6]  
Rural cooperatives in China: Policy and practice. Clegg,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 2006
[7]   关于粮食生产问题的若干思考 [J].
李建勇 ;
胡小平 .
天府新论, 1987, (02) :14-19
[8]   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与中国农村改革 [J].
陈吉元 ;
韩俊 .
中国农村经济, 1994, (10)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