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秋季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过程分析

被引:16
作者
王啸华 [1 ,2 ]
曹舒娅 [1 ]
王金鑫 [2 ]
曹璐 [1 ]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台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强降水超级单体; 湿度平流差动; 地面辐合线; 地面散度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雷达、加密自动站、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11月4日发生在江苏中北部由超级单体产生的短时强降水过程,经分析表明:(1)本次过程中500 hPa为西南暖干气流,上下层温度平流差动不明显,上下层湿度平流差动是前期位势不稳定建立的主要原因。(2)超级单体风暴低层强烈的后侧入流,不断为其输入暖湿气流,其前侧为强烈的上升气流,而高空有较强的后向流出。在这种流场的作用下,超级单体风暴的发展得到加强和维持。(3)对流首先在700 hPa相对湿度梯度大值区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交处被触发,整个过程中强对流回波出现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并伴随其东移。东移的地面辐合线与盐城东部局地生成的对流风暴所造成的地面辐散出流相遇,演变为一条新的地面辐合线,地面辐合显著增强,导致短时强降水的发生。中尺度地面辐合线的移动和增强在这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中起到了触发和维持、加强的作用。(4)对流发展初期,地面辐合区对应着未来对流回波生成区域,有很好的超前性;随着对流发展,地面负散度大值区与对流回波区逐渐重合,当散度场出现临近正负散度中心对时,对流发展达到最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85 / 6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一次大暴雨过程的诊断与中尺度分析 [J].
李晓容 ;
濮梅娟 ;
王啸华 ;
杨苏勤 ;
张备 .
气象科学, 2012, 32 (01) :53-61
[2]   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 [J].
吴芳芳 ;
俞小鼎 ;
王慧 ;
周小刚 ;
韦莹莹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3) :285-298
[3]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同化模拟 [J].
杨艳蓉 ;
王振会 ;
张沛源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5) :633-639
[4]   一次弓状回波和超级单体过程分析 [J].
杨成芳 ;
朱君鉴 .
气象科学, 2008, (04) :409-414
[5]   一次强飑线内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单多普勒雷达分析 [J].
潘玉洁 ;
赵坤 ;
潘益农 .
气象学报, 2008, (04) :621-636
[6]   一次伴随强烈龙卷的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研究 [J].
俞小鼎 ;
郑媛媛 ;
廖玉芳 ;
姚叶青 ;
方翀 .
大气科学 , 2008, (03) :508-522
[7]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湖南超级单体风暴特征 [J].
廖玉芳 ;
俞小鼎 ;
唐小新 ;
朱金菊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4) :433-443
[8]   一次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低层风场反演研究 [J].
张少波 ;
陆汉城 ;
康建伟 .
气象科学, 2007, (02) :147-154
[9]   北京强雷暴的地闪活动与雷达回波和降水的关系 [J].
李建华 ;
郭学良 ;
肖稳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2) :228-234
[10]   “7·23”大暴雨动力机理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 [J].
周海光 ;
郭富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468-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