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秋季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过程分析

被引:16
作者
王啸华 [1 ,2 ]
曹舒娅 [1 ]
王金鑫 [2 ]
曹璐 [1 ]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台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强降水超级单体; 湿度平流差动; 地面辐合线; 地面散度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雷达、加密自动站、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11月4日发生在江苏中北部由超级单体产生的短时强降水过程,经分析表明:(1)本次过程中500 hPa为西南暖干气流,上下层温度平流差动不明显,上下层湿度平流差动是前期位势不稳定建立的主要原因。(2)超级单体风暴低层强烈的后侧入流,不断为其输入暖湿气流,其前侧为强烈的上升气流,而高空有较强的后向流出。在这种流场的作用下,超级单体风暴的发展得到加强和维持。(3)对流首先在700 hPa相对湿度梯度大值区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交处被触发,整个过程中强对流回波出现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并伴随其东移。东移的地面辐合线与盐城东部局地生成的对流风暴所造成的地面辐散出流相遇,演变为一条新的地面辐合线,地面辐合显著增强,导致短时强降水的发生。中尺度地面辐合线的移动和增强在这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中起到了触发和维持、加强的作用。(4)对流发展初期,地面辐合区对应着未来对流回波生成区域,有很好的超前性;随着对流发展,地面负散度大值区与对流回波区逐渐重合,当散度场出现临近正负散度中心对时,对流发展达到最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85 / 6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J].
郑媛媛 ;
俞小鼎 ;
方翀 ;
鲍文中 ;
谢亦峰 ;
周昆 ;
陆大春 ;
刘勇 .
气象学报, 2004, (03) :31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