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涡诊断在黄土高原强对流风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11
作者
井喜 [1 ]
胡春娟 [2 ]
机构
[1]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2] 陕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干位涡; 湿位涡; 北涡南槽; 强对流风暴;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7.01.004
中图分类号
P456 [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位涡理论,对2004年6月15~16日宁夏、内蒙、陕西、山西和河南出现大范围的强对流风暴和局地冰雹天气过程作了诊断分析。个例分析发现,干位涡空间结构表现为:从风暴区下游到风暴区形成随高度向西倾斜的大值正位涡柱,风暴区形成对流层高层大值正位涡中心和对流层中低层伴有位涡梯度增强的位涡等值线密集区的叠置。对流层低层干位涡场特征表现为,风暴区形成干位涡等值线密集区和风场切变的耦合。对流层低层湿位涡场特征表现为,风暴区形成湿位涡正压项小于0对流不稳定舌和湿斜压中心以及湿位涡斜压项等值线密集区的耦合。风暴发生前,对流层中层500hPa河套生成经向位涡等值线密集区,500hPa蒙古地区强偏北气流中同时出现正位涡扰动和指向河套的正位涡平流,对黄土高原大范围强对流风暴的发生有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湿位涡在“96.8”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J].
张迎新 ;
胡欣 ;
张守保 .
气象科技, 2004, (S1) :25-28
[2]   “99.5.7”昆明大暴雨分析 [J].
郭荣芬 ;
鲁亚斌 ;
李自顺 .
气象科技, 2004, (02) :90-96
[3]   高原涡与西南涡耦合作用的个例诊断 [J].
陈忠明 ;
闵文彬 ;
缪强 ;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2004, (01) :75-80
[4]   1998年夏季西南低涡活动与长江上游暴雨 [J].
陈忠明 ;
徐茂良 ;
闵文彬 ;
缪强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2) :162-167
[5]   98.7"特大暴雨低涡的螺旋度和动能诊断分析 [J].
侯瑞钦 ;
程麟生 ;
冯伍虎 .
高原气象, 2003, (02) :202-208
[6]   湿位涡诊断分析在东南亚强降水中的应用 [J].
范可 ;
琚建华 ;
范学峰 .
气象科技, 2003, (01) :23-28
[7]   位涡及位涡反演 [J].
张述文 ;
王式功 .
高原气象, 2001, (04) :468-473
[8]   滇中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段旭 ;
李英 .
高原气象, 2000, (02) :253-259
[9]   对华北一次特大台风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J].
于玉斌 ;
姚秀萍 .
高原气象, 2000, (01) :111-120
[10]   湿位涡与锋面强降水天气的三维结构 [J].
刘还珠,张绍晴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6, (03) :27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