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砂根系构型对干旱的生态适应

被引:72
作者
单立山
李毅
董秋莲
耿东梅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拓扑指数; 分形维数; 分形丰度; 生态适应; 根系构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根系构型参数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红砂根系构型对干旱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①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根系的拓扑指数均较小,根系分支模式接近叉状分支模式,但在干旱的河西走廊风沙区和戈壁区红砂根系拓扑指数均逐渐增加,表明干旱有使红砂根系分支向鱼尾分支模式发展。②干旱的河西走廊风沙区和戈壁区红砂根系分形维数均较小,分别为1.1778、1.1169,分形特征不是很明显;而半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形维数较大,根系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③干旱的河西走廊红砂根系总分支率均比半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要小,表明在半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根系分支能力相对较强,随着干旱的增加其分支能力有所减弱。④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根系的连接长度都较大,但不同生境却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干旱风沙区根系平均连接长度最长。红砂为适应干旱的环境通过减少根系次级分支和根系的重叠、增加根系连接长度,使其根系的分支模式向鱼尾分支模式发展以降低根系内部对营养物质的竞争,提高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保证植物有效的营养空间,从而在资源贫瘠的环境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来保证其正常生理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283 / 12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31]   新疆呼图壁绿洲外缘的琵琶柴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J].
马茂华 ;
孔令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3) :46-53
[32]   冬小麦根系形态的分形特征 [J].
杨培岭 ;
罗远培 .
科学通报, 1994, (20) :1911-1913
[33]   准噶尔盆地中部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的生境研究 [J].
黄培祐 ;
聂湘萍 ;
周建民 ;
于晓东 ;
王新立 ;
别剑华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66-71
[34]   我国荒漠典型超旱生植物——红砂 [J].
刘家琼 ;
邱明新 ;
蒲锦春 ;
鲁作民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2, (05) :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