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

被引:11
作者
刘亚萍
计巧灵
周小云
机构
[1]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胡杨; 种子萌发率; 保护酶; 脱氢酶; 酸性磷酸酯酶;
D O I
10.13592/j.cnki.ppj.2005.05.011
中图分类号
S792.11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室温条件下,胡杨种子保留冠毛贮藏可适当延长其生命力;室温贮藏带冠毛的胡杨种子,前20d萌发率降低幅度不大。随着种子贮藏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出现时间与种子室温贮藏20d相对应;脱氢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峰值出现时间也与种子室温贮藏20d相对应;酸性磷酸酯酶(ACP)活性与种子萌发率同步下降。室温贮藏40d的带冠毛胡杨种子仍有22.3%的萌发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玉米种子吸胀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J].
伍贤进 ;
宋松泉 ;
田向荣 ;
类延保 ;
傅家瑞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6-9
[2]   新疆高羊茅成熟过程中种子活力变化的研究 [J].
张玲 ;
马春晖 ;
段黄金 ;
韩建国 ;
董玉民 ;
陈建新 ;
杨忠良 .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02) :1-4
[3]   施肥处理对老芒麦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J].
毛培胜 ;
韩建国 ;
王颖 ;
刘刚 .
草业科学, 2001, (04) :7-13
[4]   浸种专用型水稻种衣剂对水稻秧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刘西莉 ;
李健强 ;
刘鹏飞 ;
王锋 ;
张龙 ;
罗军 ;
李小林 ;
朱建军 ;
浦恩堂 ;
张松 .
农药学学报, 2000, (02) :41-46
[5]   甘肃胡杨恢复发展的限制因子及对策 [J].
康向阳 .
中国沙漠, 1997, (01) :55-59
[6]  
干旱区免灌植被及其恢复[M]. 科学出版社 , 黄培〓编著, 2002
[7]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邹琦主编, 2000
[8]  
治沙造林经验选编[M]. 农业出版社 ,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编, 1978
[9]  
吡啶核苷酸对杨树种子去氢酶活性消失的恢复作用. 郑光华等. 植物学报 .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