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关键技术评价——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被引:4
作者
高明秀
李西灿
陈红艳
梁勇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中部粮食主产区; 增量经济型; 关键技术; 评价; 研究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开展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关键技术评价,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中部粮食主产区土地整理技术水平和粮食产能及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评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划分了土地整理关键技术评价的4个阶段,勾绘了研究的框架:运用3S技术,对中部粮食主产区进行土地整理分区;结合不同分区的技术需求,分阶段进行土地整理关键技术的评价、优选和组配,构建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体系,为编制《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建议性行业规范》、进行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李小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12]  
广义经济学——价值论[M]. 广东经济出版社 , 韩宗琪,符坚等编著, 2000
[13]  
西方经济学原理[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杨伯华,缪一德主编, 2000
[14]   中部在哪里 [J].
张道刚 .
决策, 2005, (01) :14-18
[15]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与中部地区的功能定位 [J].
李本和 .
生产力研究, 2004, (09) :84-90
[16]   农业资源环境评价方法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确定 [J].
刘志强 ;
张平宇 ;
刘居东 ;
潘相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19-2224
[17]   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对我国的启示 [J].
徐雪林 ;
杨红 ;
肖光强 ;
贾文涛 ;
孙光林 .
资源·产业, 2002, (05) :36-40
[18]   中部地带考 [J].
陆玉麒 .
长江论坛, 2000, (04) :11-13
[19]   中部五省经济发展的前景——我国未来15年将形成的七大经济区域介绍之七 [J].
周大宇 .
中国国情国力, 1997, (03) :29-30
[20]   对中部六省区经济发展的考察 [J].
《中部六省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课题组 ;
郭红军 ;
董天锡 ;
王清晨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4) :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