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被引:110
作者
仲伟民 [1 ,2 ]
朱剑 [3 ]
机构
[1] 不详
[2] 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
[3] 不详
[4] 清华大学历史系
[5]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6] 不详
关键词
高校学报; 学术期刊传统; 体制改革; 转企改制; “两分开”;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118
中图分类号
G237.5 [期刊编辑出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校学报的历史和传统与学报的现状和未来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了解学报的历史和传统是制定现行改革政策的前提。学报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学桴》、《清华学报》和《北京大学月刊》为代表的早期学报铸就了最初的传统。其核心价值是以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传播学术、引领时代,综合性或专业性则是其外部形式特征。1950年代,传统发生"裂变",中国科学院传承了传统的核心价值,着手构建以开放的专业期刊为主体的学术期刊体系;高校学报则拘泥于传统的综合性学报的外在形式,并坚持稿源的内向性。对传统在不同向度上的继承造就了两类期刊的不同命运。今天的许多管理者和学报人往往错把1950年代以来逐步固化的综合性、内向性模式当成了学报的传统,学报体制更形僵化。因此,学报的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改革和如何改革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改革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路径和手段。在新闻出版总署新近颁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中,"转企"这个改革的手段已取代了目标。学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学报体系的构建,为达此目标,比笼统"转企"更为可行的手段,是将纸本学报与数字化学报分开,将学报编辑与出版发行分开对待的"两分开"办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4+159 +15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之路——兼评朱剑及尹玉吉先生的相关观点 [J].
康敬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6 (06) :147-155+159
[2]   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 [J].
尹玉吉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128-138+160
[5]   再谈大学学报的使命——纪念《武汉大学学报》创刊80周年 [J].
刘道玉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62 (03) :295-297
[6]   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起源与发展的特点 [J].
王睿 ;
宇文高峰 ;
姚树峰 ;
姚远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06) :1089-1092
[7]   中国科学院章程制订的历史考察 [J].
张久春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 (06) :70-75+38+112
[8]   《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J].
姚远 ;
杜文涛 .
编辑学报 , 2006, (02) :90-93
[9]   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J].
姚申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4) :19-22
[10]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 [J].
袁贵仁 .
长沙大学学报, 2003,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