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VS盈利:农村信用社双元目标协调性研究——来自陕西省8市79区县的证据

被引:3
作者
朱承亮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服务“三农”; 实现盈利; 协调性;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5.05.016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赋予了农村信用社既服务"三农"又实现盈利的双元目标。利用2000-2008年陕西省8市79个区县农村信用社数据,基于效率视角对农村信用社双元目标协调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的双元目标是可以相互协调的,但仍处于低度协调水平。研究还发现考察期内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和利润效率均处于低效率不断增长状态,且均面临着增长率不断下降的压力;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显著提高了其支农效率和利润效率。实现农村信用社双元目标从低度协调水平向高度协调水平提升,可以通过三条路径,分别是单边突破式、扬优补劣渐进式和跳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村信用社运行绩效与影响因素:西部地区311个样本 [J].
李敬 ;
陈澍 .
改革, 2012, (08) :47-52
[2]   组织场域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绩效的影响——以盐城市试点为例的实证研究 [J].
陈东平 ;
周振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02) :50-56
[3]   基于随机边界分析的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师荣蓉 ;
徐璋勇 .
中国软科学, 2011, (09) :76-83
[4]   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J].
张兵 ;
曹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6) :87-96
[5]   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J].
冯庆水 ;
孙丽娟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3) :78-84+111
[6]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J].
覃道爱 ;
李兴发 .
金融研究, 2009, (10) :193-206
[7]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面临的若干矛盾的分析 [J].
李春景 .
管理世界, 2008, (08) :172-173
[8]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J].
宋磊 ;
王家传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8) :70-75
[9]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J].
吴少新 ;
王国红 .
财贸经济, 2006, (07) :45-48
[10]   制度、流动性与农村信用社支农绩效的实证研究 [J].
朱华明 .
金融研究, 2004, (12) :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