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硫、碳和铅同位素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57
作者
储雪蕾
张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地球动力学实验室
关键词
大兴安岭地区; 多金属矿床; 硫和铅同位素; 岩浆-热液脉型; 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 Cu-Sn-Ag-Zn-Pb矿床。该矿床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为 -1.8‰至 + 3 .8‰ ,平均为 + 0 . 65‰。大约为 -5‰的δ13 C值与峰值为~ + 1‰的δ34 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 ,并且排除了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 2 0 6 Pb/ 2 0 4 Pb,2 0 7Pb/ 2 0 4 Pb和 2 0 8Pb/ 2 0 4 Pb比值分别在 18.2 57~ 18.3 68,15.476~ 15.60 9和 3 7.916~3 8.3 55范围内 ,其模式年龄为 12 2~ 2 0 9Ma。黑色页岩含有较高的放射成因铅 ,其 2 0 8Pb/ 2 0 4 Pb比值为 18.473~ 2 0 .156,与矿石完全不同。然而 ,矿石、基性 -超基性岩脉和附近花岗岩体的长石铅中 2 0 6 Pb/ 2 0 4 Pb,2 0 7Pb/ 2 0 4 Pb和 2 0 8Pb/ 2 0 4 Pb比值是相近的 ,它们在 2 0 8Pb/ 2 0 4 Pb-2 0 6 Pb/ 2 0 4 Pb和 2 0 7Pb/ 2 0 4 Pb-2 0 6 Pb/ 2 0 4 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元分别为上地幔和造山带 ,即混合了上地幔与前中生代形成的造山带物质。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因此 ,大井矿床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 -热液脉型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一种新类型热水沉积岩──产在湖相断陷盆地中的菱铁绢云硅质岩 [J].
刘建明 ;
叶杰 ;
张安立 ;
王玉往 ;
姜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570-577
[2]   中国某些金属矿床矿石铅来源的铅同位素诠释 [J].
张乾 ;
潘家永 ;
邵树勋 .
地球化学, 2000, (03) :231-238
[3]   华北克拉通北缘与盆地流体有关的若干矿床实例 [J].
陈旭瑞 ;
刘建明 ;
杨思道 ;
张安立 ;
曾恒荣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2) :109-113
[4]   内蒙古东部的上二叠统林西组 [J].
刘永高 ;
谭佐山 ;
刘书金 .
内蒙古地质, 1999, (02) :22-27
[5]   中国北方造山带造山后花岗岩的同位素特点与地壳生长意义 [J].
吴福元 ;
林强 ;
江博明(Bor-ming Jahn) .
科学通报, 1997, (20) :2188-2192
[6]   岩组分析在大井矿床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J].
王汉生,李欲晓 .
地质找矿论丛, 1995, (01) :16-24
[7]   内蒙大井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冯建忠,艾霞,吴俞斌,刘国平 .
吉林地质, 1994, (03) :60-66
[8]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 地震出版社 , 赵一鸣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