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旱情演变的社会应灾过程分析——以2009-2010年云南旱灾为例

被引:6
作者
孙雪萍 [1 ,2 ]
房艺 [1 ,2 ]
苏筠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旱灾过程; 社会应灾; 行为频次; 应灾时序; 云南旱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旱灾作为渐发性灾害,社会应灾的过程研究有助于理解成灾机制,但"过程"量化方法有待探讨。应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以2010年西南旱灾的重灾省份云南省为例,基于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报刊资料,以及实地入户访谈结果,分别构建了云南省2009-2010年气象干旱等级的演变序列,以及不同社会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团体、灾民)的应灾过程序列。通过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气象干旱重旱持续时间长,为秋冬春连旱;社会各主体的应灾过程同气象干旱演变过程,存在从启动、持续加强到减少的完整周期,但在时序上应灾滞后于致灾,干旱初期滞后明显,末期基本同步;社会各主体的应灾行为在时序和强度上均存在差异,其中灾民的应对持续时间长,以找水节水为主,而政府应灾行为集中高效,重在抗旱指导与部署。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了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媒体宣传及时性、灾民应灾能力的建议,以提高社会应灾的时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106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