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3
作者
陈丽云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上海
关键词
藏象学说; 研究; 综述;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5.08.43.chenly.016
中图分类号
R223 [中医生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回顾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藏象学说的研究的概况,从藏象的含义、藏象学说的确立、藏象与脏腑的异同、现代科学技术对藏象学说的渗透和研究、以及脏腑本质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藏象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394 / 13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试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特性 [J].
肖烈钢 .
陕西中医, 1994, (05) :211-213
[22]   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Ⅲ血液流变学及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 [J].
王元勋,袁静,张敏华,韩明向,李泽根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4, (01) :52-54
[23]   肝气虚证的临床诊断及辨证规律研究 [J].
陈家旭 ;
杨维益 .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01) :12-14+63
[24]   肺气虚患者支气管及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成分的变化 [J].
宋卫东 ;
赵江云 ;
刘中本 ;
吴华强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3, (04) :43-45
[25]   “藏象”的概念 [J].
王洪图 .
中国医药学报, 1993, (01) :11-14+63
[26]   肺气虚证患者左心STI检测及分析 [J].
张立 .
中医药研究, 1992, (03) :21-22+64
[27]   脾主运化的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王建华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1, (Z1) :248-251
[28]   中医五行藏象体系的形成及其方法论意义 [J].
刘可勋 .
中医研究, 1991, (02) :3-5+1
[29]   “肺与大肠相表里”实验研究——动物模型改进及大承气汤对模型肺脏的影响 [J].
韩国栋 ;
冯学瑞 ;
郝泗城 ;
刘迪 ;
朱理璎 ;
汤化琴 ;
孙建华 ;
宇克莉 ;
夏文 .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89, (03)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