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Ar-Ar定年

被引:80
作者
李才 [1 ]
翟庆国 [1 ]
陈文 [2 ]
于介江 [1 ]
黄小鹏 [1 ]
张彦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榴辉岩; 高压变质作用; Ar-Ar 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 tp=219.3±1.5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 tp=217.2±1.8Ma,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相同的高压变质作用,与红脊山-双湖地区蓝闪片岩的高压变质时间是一致的。根据已有高压变质年代学资料,从羌塘的红脊山到双湖、那曲地区的巴青以北、昌都的酉西,直到滇西地区,断续分布长达20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为同一期构造事件的产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向南延伸到滇西的重要依据。榴辉岩的定年数据进一步揭示,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扬子)板块的主体碰撞时间在220Ma 左右,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时间记录。
引用
收藏
页码:2843 / 28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龙木错—双湖—吉塘板块缝合带与青藏高原冈瓦纳北界 [J].
李才 ;
黄小鹏 ;
翟庆国 ;
朱同兴 ;
于远山 ;
王根厚 ;
曾庆高 .
地学前缘, 2006, (04) :136-147
[2]   藏东巴青县北部酉西岩组构造片理形成及构造意义 [J].
王根厚 ;
贾建称 ;
万永平 ;
张维杰 ;
周志广 ;
李秋实 ;
杨国东 .
地学前缘, 2006, (04) :180-187
[3]   藏北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蓝闪石+硬柱石变质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 [J].
陆济璞 ;
张能 ;
黄位鸿 ;
唐专红 ;
李玉坤 ;
许华 ;
周秋娥 ;
陆刚 ;
李乾 .
地质通报, 2006, (Z1) :70-75
[4]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 [J].
李才 ;
翟庆国 ;
程立人 ;
徐峰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5, (04) :295-301
[5]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邓希光 ;
丁林 ;
刘小汉 ;
Paul A KAPP ;
Michael A MURPHY ;
Craig E MANNING .
岩石学报, 2002, (04) :517-525
[6]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地区蓝闪石片岩及其40Ar/39Ar年代学[J]. 邓希光,丁林,刘小汉,周勇,A.Yin,P.A.Kapp,M.A.Murphy,C.E.Manning.科学通报. 2000(21)
[7]   藏北羌塘中部冈玛日—桃形错蓝片岩的发现 [J].
邓希光 ;
丁林 ;
刘小汉 ;
An Yin ;
Paul A.Kapp ;
Michael A.Murphy ;
CraigE.Manning .
地质科学, 2000, (02) :227-232
[8]   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涵义 [J].
鲍佩声 ;
肖序常 ;
王军 ;
李才 ;
胡克 .
地质学报, 1999, (04) :302-314+388
[9]   西藏羌塘中部冈玛错-双湖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意义 [J].
胡克,李才,程立人,洪裕荣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5, (03) :268-274
[10]   滇西澜沧变质带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J].
赵靖,钟大赉,王毅 .
岩石学报, 1994, (01) :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