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双龙丸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的影响与分子学机制
被引:48
作者:
杨祖福
胡婉英
秦志强
张明彩
付继航
机构:
[1] 北京博爱医院内科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3]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院病理科
来源:
关键词:
双龙丸;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双龙丸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和分子学机制。方法 63只Wistar大鼠参照Drexler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梗死 (AMI)模型。随机分为双龙丸大剂量组 (6 72 g/kg)、双龙丸小剂量组 (3 36g/kg)、AMI对照组 (生理盐水灌胃 ) ,另取 11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 (生理盐水灌胃 ) ,各组治疗观察半数至 2w、半数至 4w结束。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AMI大鼠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mRNA和bFGFmRNA的表达。结果双龙丸大、小剂量组各期的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数均比AMI对照组增多 ,且第 4w比第 2w更显著 ;第 2w时 ,大剂量组VEGF较AMI对照组、bFGF较小剂量组和AMI对照组均增高 ,大剂量组 4w时VEGF较 2w降低 ;大、小剂量组各期VEGFmRNA的表达均比AMI对照组增高 ,其第 4w均较第 2w为低 ;而bFGFmRNA的表达则仅见大剂量组第 2w时高于其他组 ;以上各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双龙丸能够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 ;大剂量应用对VEGF、bFGF及其mRNA均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